德国8系列展我看了三个,分别在央美美术馆、白盒子艺术馆、今日美术馆,太庙的主展没看,基弗、吕贝尔茨的画作在德国欧美看的比较多,没什么遗憾的。对于央美展的现代绘画没什么感觉,去掉几个具有感性力量的艺术家,德国绘画的感染力还是比较缺乏的。其中的平面设计部分是一如既往的好,有包豪斯的正统,有技术领先的社会和理性到极致的意识,产生了完善设计的体系。
在今日美术馆的新媒体艺术展则是发挥了德国之为德国的强项,呈现了技术和严谨结合的艺术,让人惊叹。
《比特·瀑》是波普的作品,用数控把水滴组合成跌落的文字。以前看过不少新媒体艺术展,那种动画专业司空见惯的东西贴上个玄乎的标题和解读,我实在提不起精神。新媒体艺术没有充满技术挑战或构思的奇妙则没有生命力。而这件作品从两方面考察都是足够。遗憾的一点是标题的翻译,对《bit.fall》要充分体味作者的一语双关的意图,用数字语言比特就太没意蕴了,我以为《点.滴》才是作者想传达的。
从一百年前德国的青骑士画派到当代的新表现主义,可以看到,德国的理性思维和感性结合的艺术比较有感染力,具有古典音乐的力量,这是其长处。尽管德国在为抽象主义贡献了理论基础,但对现代设计的推动要远远大于对美术的影响,比较纯理性和有机性结合对德国人来说很难。
至于博伊斯,我从来没认为他的艺术多么有价值,但我也从来不否认他的理念对现当代艺术的积极意义。我是觉得他的作品是解释他的社会学乃至理念,至于作品自身的价值他并不关心,所以我没有必要一定认为他的作品多么好。结构主义本来就是一个社会学概念,是对社会固有模式的反思。我一直怀疑德国人的哲学思想是否能够准确地被其他民族所领会,对博伊斯我也是如此看的,尽管二十年前我翻译了结构主义艺术的长文,但我还是不太明了,我也怀疑是否有很多人明了。
交流未必一定得到认可,就像中国水墨画欧美展能否被接受一个道理。交流本身就是价值,反应一个时代的文化面貌,这就够了。
2017.10.13晨于东窗居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